?
2019常州互聯網+先進制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當前位置: 主頁 > 快速通道 > 智能機器人 >

智能制造助力產業升級

2019-12-24 09:47 [智能機器人] 來源于:贛南日報
導讀:今年雙十一,一款智能嬰兒床一天內銷售200余套,實現銷售額24萬元。這個創下銷售好成績的智能家具,來自南康。而助力這個好成績實現的神助攻就在我們身邊,就是贛州市智能產業

今年“雙十一”,一款智能嬰兒床一天內銷售200余套,實現銷售額24萬元。這個創下銷售好成績的智能家具,來自南康。而助力這個好成績實現的“神助攻”就在我們身邊,就是贛州市智能產業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贛州智研院”)從事智能家具研發的科研團隊。今年4月,由贛州市人民政府與寧波市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共建的贛州智研院成立。運行半年多來,該研究院為我市帶來產值4000余萬元。近日,記者走進贛州智研院一探究竟。

智能制造助力工業轉型升級

在贛州智研院采訪,到處可見活躍躍的智能制造產品。智能嬰兒床、智能穿衣鏡、智能茶幾……一件件普通實木家具經由科研人員的智慧變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這款智能嬰兒床相較傳統的嬰兒床功能更加強大,它可以實現定時搖擺、音樂早教、夜燈控制、尿床提醒、踢被提醒等實用功能,還可以實現手機遠程控制。”贛州智研院智能家具研發人員郭迪清向記者展示這款網絡熱銷產品時表示,智能產品,在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

“贛州智研院成立的初衷就是為贛州市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技術發展提供戰略咨詢和前瞻性研究支持。”贛州智研院院長王奇鋒告訴記者,圍繞“兩城兩谷兩帶”產業布局,贛州智研院以金色人才云、綠色工業云、紅色旅游云、白色醫療云為首期示范項目,大力開展人才引進、技術研發、項目攻關、產業孵化等工作,致力將智研院打造成為智能產業創新、智能技術應用和智能名牌產品孵化的產業示范基地。“以南康家具產業為例,不僅僅是智能嬰兒床,未來我們還將研發智能床頭柜、智能兒童書桌等更多的智能家具。智能家具的前景很廣泛。”王奇鋒表示。歷經20多年的發展,南康家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家具生產基地、“中國實木家居之都”,2018年南康家具集群產值達到1600億元。智能制造的發展空間巨大,可以預見,產業智聯、5G網絡共享制造與家具產業的結合將帶來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僅僅是智能家具,半年多來,贛州智研院在致力打造贛州“智能+產業”新模式、助力贛州高質量發展上進行了有益嘗試。目前,贛州智研院已成功孵化出冠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贛州市看醫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兩家規上企業,以及贛州市中懿點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贛州富爾特、贛州明高電子、贛州金力永磁等100多家企業進行產業發展診斷,梳理出贛州工業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特別對南康家具產業開展降本增效設計,為5G家具產業智聯網獻智出力。“未來,我們將力爭成為江西省乃至國家的智能產業創新、智能技術應用和區塊鏈智能名牌產品孵化的產業示范基地。”王奇鋒表示。

廣納人才為智能制造添動力

說贛州智研院是高知人才的集聚地,一點都不為過。在贛州智研院的團隊里,碩士、博士占比60%。人才第一生產力,贛州智研院運行半年多來,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2019年累計申請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30項。院長王奇鋒坦言,這與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密不可分。

“贛州智研院成立之初只有7個人,短短半年多來已經發展到76人,不少在長三角、珠三角一帶創業的贛州籍人才在家鄉渴求發展的召喚下回到贛州,帶來了先進的VR、AR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為贛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王奇鋒表示,在這個人才引進的過程中,贛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組織部、贛州經開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很好的條件,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公寓、辦公場所,提供技術培訓的資源等。各級各部門綜合發力,幫助贛州智研院快速引進了不少長三角、珠三角的贛州籍人才。

今年10月25日,贛州智研院高層次人才俱樂部建成,溫馨的環境、人性化的設計,營造了良好的科研和創業環境。“依托企業家俱樂部,我們定期組織這些高層次人才在一起對接、學習交流,跨領域的人才聚集在一起,頭腦風暴、觀點碰撞,便有了一些聯合的創新,開發了一些聯合性的智能產品。”王奇鋒告訴記者。

用智能技術解決未來問題,用智能人才推動產業未來。王奇鋒表示,目前,贛州智研院正著力推進“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旅游”“智能+醫療”等應用示范,催生贛州“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的全產業鏈落地。智能制造與贛州,未來可期。

(編輯:admin)

推薦文章